Wednesday, May 20, 2015

斷食第四天-感想

靈性成長-對自我、別人、環境有高度覺知,看穿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,它的因由、它的牽連,它出現後可能出現的果,即是對心、別人、環境所造成的影響。例如,當我們吃下一口牛肉時,要知道它來自一隻在工業生產中被折磨而死的牛,牠生前的痛苦、生產農場要養活牠所消耗了的地球資源、那口牛肉對你的身體造成的負擔、對環境的污染等。

調身、調息、調心-修行最終都是要調伏心。在調心之前,調身就是了解自己身體的真正需要,我們的身體是一個非常精密的創造,它有自己的系統、會自動調節、適應,但很多時候都是我們自己把它拖垮。我們若能細心聆聽身體,就會知道它所需要的,往往不是我們每天給予它的。學會掌控頭腦,當中不絕的念頭、因習慣而成的對欲望的衝動;對食物、性、或某種東西的慣性需求,很多時候我們心裡很清楚,這個東西身體並不需要,只是頭腦想要它,不是等一會要,是馬上就要,它甚至對身體有害,但總是戒不掉那種慣性,一般人稱為「心癮」。吸煙的人大多數都清楚煙對身體的害處,但大部分時候,我們寧願沉溺、逃避,也不願醒覺。因為醒覺不舒服、不習慣。


都市生活太快太急,講求效率、進步,我們都訓練成思想專家、而不太理會身體。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想東想西,心都跑來跑去,隨著電子媒體、互聯網、電郵、社交平台無間的訊息淹沒了我們本來細膩敏銳的心。

Thursday, February 12, 2015

輕輕的提起,輕輕的放下之出家體驗


好不容易才放下俗緣、世俗的角色身份,走進人間淨土,體驗出家生活,現在又要回到滾滾紅麈裡了。還記得捨戒那刻,淚如泉湧,不禁在問為何已找到了家,又要離家?在出家和離家之間,也許,自己過去曾是出家人,才會對那種清淨有著莫名的熟悉感。

11天裡乘坐著「自覺號」,經歷哭笑、感動、反思。整個身心狀態處於一種深刻的放鬆和清明,而我的心就像洋䓤,外面的表皮被一層一層地剝落,把過往的面具、角色、甚至許多自欺而根深蒂固的想法一一放掉,當下,我就看見自己原來是怎樣的一個人!我們學習放鬆、清楚地生活,每一刻保持覺知,簡單如吃飯、走路、提起椅子、甚至睡覺,無不清清楚楚。如此反覆練習,過程就像照鏡子,清晰地看見內心的無明、貪瞋愚癡衝動恐懼。在每次提起和放下之間,明白每一個當下都是獨一無二,可一不可再。「輕輕的提起現在,輕輕的放下過去和將來」沒有放下就沒有提起,我們原來一直過著拖拖拉拉的生活,不是回想過去就是憂慮將來,沒有好好的活在當下。吊詭的是,當把「現在」說出口,「現在」就已過去了。所以,果峻法師說:「在擁有的那個當下,我就準備失去。」

回想營營役役的生活,我們在車水馬龍中奔波,不知錯過了幾多個珍貴的當下。

受戒搭衣時,唱著「...我今頂戴受,世世不捨離」,深感佛法難得,卻又知道自己實在錯過了太多次,真的再也不願錯過。法師說:「能生而為人、又六根俱足、又能得聞佛法的人,就像佛陀指縫間滑落的泥土。」也許就是這個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