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修行


發願生生世世親近佛法,精進學佛,把所學到的跟別人分享,自利利他。

發願努力學習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,實踐自在的人生。

我的學佛因緣:

我自少已對佛法感到莫名興趣,一直覺得佛法很好,但說不出原因。但由於常感佛經深奧難懂,一直沒有認真主動去學。曾有多次與佛法感應,一次是祖父過身時,祖母和家人到了寺廟作法事,數天持素唸佛,當時只有8、9歲的我,在佛堂跟著唸佛,覺很頗有趣,完了法事後更在寺廟收集很多結緣佛經,拿回去看讀。到了最後一天離在,在回程巴士上,我也忘了是哪一部經,我竟可以把一段熟練地背誦出來,祖母聽見便告訴寺廟裡的出家人,後來媽媽說出家人說我與佛有緣。

其實自少我在天主教學校長大,我總覺得自己對宗教有種很自然的敬仰。小學時已學會在教堂唸天主經,感覺很平靜。不知從哪時起,已喜歡靜坐、冥想。尤其到讀理工時,對襌宗和佛學的書籍大感興趣,看了很多哲理,覺得很「勁」,當時偶爾拿幾句佛偈在同學面前抱書包,覺得高人一等,心裡知佛法很好很珍貴,但只是流於滿足好奇好學的心,還沒有宗教的感覺,但不知怎的,每每遇上不如意事,總會馬上求佛菩薩,心裡唸佛。也記不得在哪時,母親好像說已幫我昄依,但我一直沒有理會也沒有上佛堂。即使如此,我一直對心靈成長、心理學、人生哲學等問題有深厚興趣,一直有閱讀不少宗教、哲學書籍。更在學習西方新時代思想時接觸到靜坐冥想,由此學習襌坐方法以求靜心,更曾多次一段時間持素,後來一直心知持素的好處,加上自己身體持素後的好處,總是間斷地持半素或全素,但一直都是以自己利益為中心而不是以慈悲為理由。

直至30歲從英國回來後,人生遭遇到可說是人生一個重大挫折,在生病感情各方面困擾下,再度接觸佛法,因緣下遇到藏傳佛教,受了灌頂,亦正式昄依,之後一段較長時間持素或半素。但其後隨著上師回到青海,個人亦因工作生活等少了修習,一直到婚後,心好像安定了很多,其後認識丈夫的伯伯,他在生活態度和飲食習慣上給了我重大啟發,跟著他持素,他一句:「你要問自己持素的原因是甚麼?是為了你自己還是為了眾生?」把我從夢中叫醒了。其後我決定為了愛護生命保護環境持長素,或許由於持素久了能淨化人心,漸漸喚醒了潛藏在心的向佛學佛決心,更面向佛前發願,要生生世世親近佛法,希望佛菩薩為我找一個好的老師。就這樣,奇妙的事也就由開始發生,很多佛學資訊好像自動找上門來,其後又偶然下在家中的書架隨手拿了一本書,叫「牛的印跡」。我讀到聖嚴師父小時候的故事,不知怎的就哭不停。於是上網找聖嚴法師是誰,然後發現自己多年來買了許多聖嚴師父的書,它們靜俏俏地待在我家很久了。

其後更找到法鼓山香港道場報了學佛入門,差不多同一時間,看到星雲法師主持的三昄五戒典禮,即時心生歡喜,立即報名。在法鼓山上完學佛入門,覺得遇到好老師、有緣的道場不容易,於是也在法鼓山昄依了。

1 comment:

  1. 下次出來一齊研究下啦!!! 我家有不少佛書及佛經,只因還有惰性,未開始修行呢……

    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