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huvceCvZXpHi6b5Gmt9-EbUp39BloySJbQrbYNT8F9iOsSvfqNz8WXZZdJJ2uGv30XALGYLQzFO3IazGUcnnUGrr2ArivFgFcDIvBiaLhId34Vt2dPh786ZLGtan8Znheexwe0VWd5__U/s320/1981651-2-i-mainly-like-life-to-be-peaceful-with-a-few-loud-noises-thrown-in-to-remind-me-to-be-grateful-for-the-quiet-i-have.jpg)
最近經常處理一些個案,發現許多人對於別人如何看自己這個問題十分著緊,太介懷別人的評價最終落得一個社交焦慮症。從前一位上司兼好友曾說過一句說話令我印象深刻:「嘴巴天生不是用來進食就是說話,它生在別人那裡,別人要說甚麼你實在管不了控制訂不了。」為別人的說話而煩惱是無謂也是浪費生命的。
在職場上,沒有錯,我們每日都要面對老闆、同事和客戶的意見,它們有好有壞,有聽得進耳的,也有「忠言」逆耳的。我們總為別人的反應、評價、意見抓狂。這也是為何我們那麼害怕考試、面試、公開演說…從小到大,老師父母都教導我們要虛心跟別人學習、接納別人的意見來改進自己。但倘若過份介意別人的看法,反而會窒礙工作進度,使事情停滯不前。有時甚至會因為對別人的意見太耿耿於懷,在心理上變成一種無型的壓力,唯恐犯錯至拿不起勇氣講出自己真正的想法、也缺乏信心做出表現來。更甚的是別人並沒有說話,老闆一個不悅的眼神、同事一個不屑的樣子,也足以令你整天坐立不安。「老闆對我究竟有甚麼不滿?」「他們為何不喜歡我?」「為甚麼他們總是不跟我說話?」我們在腦中自言自語,情緒被拖到谷底。
要提升工作表現,首先得明白一句老掉牙的話:「你永遠不能滿足全世界,也不能令所有人都喜歡自己。」所以,只要做好自己,做回自己,當你深深地信任你自己,也信任你雖不是最了不起的人,但你總有你獨特的地方,也有令這個世界變得更美的存在價值。不管別人怎麼看,這個生命是完完全全屬於你的,你要如何花掉這一生也是完全屬於你的自由,別人管不了,別人其實也犯不著管。介意的其實只是你自己。記著,take it easy!人生一般80餘年,三分一時間睡著了,三分一時間是孩提時代讀書學習,真正清醒自主的時間實在所餘無幾,你要如何過你的生命完全是你自己的事,別人怎樣說怎樣想跟你是否真正快樂enjoy無關。面對別人的意見,要達到客觀開放而又不致被影響,First step: 「有則改之」Second step:「隨遇而安」Final step是說:「多謝,這是我的生命。」(Thank you, but this is my life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