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March 5, 2010

訓練「this is my life」的人生態度Share



最近經常處理一些個案,發現許多人對於別人如何看自己這個問題十分著緊,太介懷別人的評價最終落得一個社交焦慮症。從前一位上司兼好友曾說過一句說話令我印象深刻:「嘴巴天生不是用來進食就是說話,它生在別人那裡,別人要說甚麼你實在管不了控制訂不了。」為別人的說話而煩惱是無謂也是浪費生命的。

在職場上,沒有錯,我們每日都要面對老闆、同事和客戶的意見,它們有好有壞,有聽得進耳的,也有「忠言」逆耳的。我們總為別人的反應、評價、意見抓狂。這也是為何我們那麼害怕考試、面試、公開演說…從小到大,老師父母都教導我們要虛心跟別人學習、接納別人的意見來改進自己。但倘若過份介意別人的看法,反而會窒礙工作進度,使事情停滯不前。有時甚至會因為對別人的意見太耿耿於懷,在心理上變成一種無型的壓力,唯恐犯錯至拿不起勇氣講出自己真正的想法、也缺乏信心做出表現來。更甚的是別人並沒有說話,老闆一個不悅的眼神、同事一個不屑的樣子,也足以令你整天坐立不安。「老闆對我究竟有甚麼不滿?」「他們為何不喜歡我?」「為甚麼他們總是不跟我說話?」我們在腦中自言自語,情緒被拖到谷底。

要提升工作表現,首先得明白一句老掉牙的話:「你永遠不能滿足全世界,也不能令所有人都喜歡自己。」所以,只要做好自己,做回自己,當你深深地信任你自己,也信任你雖不是最了不起的人,但你總有你獨特的地方,也有令這個世界變得更美的存在價值。不管別人怎麼看,這個生命是完完全全屬於你的,你要如何花掉這一生也是完全屬於你的自由,別人管不了,別人其實也犯不著管。介意的其實只是你自己。記著,take it easy!人生一般80餘年,三分一時間睡著了,三分一時間是孩提時代讀書學習,真正清醒自主的時間實在所餘無幾,你要如何過你的生命完全是你自己的事,別人怎樣說怎樣想跟你是否真正快樂enjoy無關。面對別人的意見,要達到客觀開放而又不致被影響,First step: 「有則改之」Second step:「隨遇而安」Final step是說:「多謝,這是我的生命。」(Thank you, but this is my life.)

Thursday, March 4, 2010

The Secret


有留意筆者一直有關「吸引力法則」或電影「秘密」的分享都知道何謂「心想事成」。老實說,其實這個「想想便會實現」的概念實在不得不令人懷疑,很多朋友或讀者門都在問,究竟它是真的嗎?那為何我天天在想要中六合彩都沒有中,為何不幸的事總發生在我身上?稍後我要說的,可能會得罪許多人,又或者會令許多對「秘密」這本書教的東西深信不疑的人失望。不管怎的,我常跟學生說,我總是把東西de-mystify(非神秘化),或者正因為如是,我還沒有Rhonda Bryne(The Secret秘密的producer)那麼有錢!哈哈!

讀者門,我將於這網誌揭露有關吸引力法則的種種,有些可取的、有些需要時間再細心研究,但無論如何,我都希望在這空間跟大家分享一些吸引力法則沒有提及的,但卻非常重要的事實!

首先,先別論吸引力法則是否真的可行,我們先看這套彎紅極一時2006年推出的《秘密》,它的作者是澳洲電視製作人Rhonda Byrne,由於這本書和電影,大家在Google搜尋The Secret會出現246,000,000個結果,比現任美國總統Barack Obama的78,900,000還要多!!!

好吧!我們暫時放下電影,先看看之後出版的那本書。眾所周知,出版業(不論是歐美還是亞洲)的利潤和生存空間隨著互聯網、ipod等流動資訊科技發展加速下降。像唱片行業,出版已不是一門利潤豐厚的生意了,但The Secret 這本書,在國際的銷量榜已高據4百萬本了!你們又估估全球銷量一直高據榜首的是甚麼書?

全球出版銷路榜

1. The Bible 聖經- 500-600億本

2. 毛主席語錄- 9億本

3.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's Stone- 1億7百萬本

4. Richard Back's 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- 4千萬本

選擇幸福的權利


這陣子,忽然發覺除了日常行街看電影等娛樂,還多了一個節目:參加朋友的婚禮,因為的確,今年被邀請出席婚禮的次數,開始直逼走進電影院的次數!每次婚宴上新娘兩眼通紅之際,為友人高興之餘,也不得不折服於那種不顧一切的勇氣,和那種義無反顧地選擇為自己幸福負責任的力量!對於愛,有人勇於追求、實行、付出;更多人恐怕受傷而白白放棄這個選擇幸福的權利!

X先生是一個性格內向但心地善良的男孩,個子高大。他認為自己學歷不高,只有中五程度,所以面對心儀的女孩子,總是缺乏勇氣去表白。三十多歲的他,已單身五、六年,他笑言看見身邊的朋友一個一個地成家立室,別人還誤認他是同性戀者。早已習慣孤獨的他,平日除了工作外,回家便是玩電腦遊戲、看書。即使外出也只會和很熟悉的朋友一起,甚少主動與別人交往。他坦言由於工作環境多只有男性,自己認識的女生實在很少。

恐懼令人不能再愛

在一次諮詢中,他坦言由於曾被一個女生拒絕而失去了再愛的動力。他認為當今的香港女孩都自負得過份。「她們實在高傲得可以,又要男朋友有錢,又要這又要那。」他不停地投訴。他曾經嘗試跟一個女生發展,但被對方一句「你沒有上大學嗎?」打得意志消沉,一時自信心受創,令他再沒有主動的勇氣。心裡總是想著那些被拒絕的經驗,失敗的記憶不斷於在腦中重播,女生輕視的目光、她的說話、當時的環境和別人的冷眼還歷歷在目。 對於自己這種近乎「電車」的生活,他一臉無奈,想改變卻拿不起勇氣,想振作又害怕失敗。活在過去陰霾中,要不要再沉溺,還是振作?他一臉無助,幸福,他覺得遙不可及;真愛,超乎他的控制範圍。這次是一次的失敗,還是永遠的失敗?能夠決定的只有他自己。一次失敗便放棄去愛和被愛的權利,就像嬰兒學走路時因為摔了一交而不再走路一樣,試問我們每一個人小時候,誰不是跌過、哭過、傷過,然後又爬起來,才學會走路?

害怕失敗(Fear of Failure)這個心理狀態使人停滯不前,就是那股恐懼像一個重擔拖著後腳一般,令人沒法向前。誠言,失敗並不好愛,沒有人會希望自己失敗、被拒絕,我們也會害怕那種自尊心受創、被傷害的感覺。然而,我們有否徹底審視這個所謂「失敗」究竟是何物?是真的失敗?還是只是感覺不良好?為甚麼會感到受傷?是別人傷了自己嗎?還是沒有足夠勇氣去接受現實?恐懼就像黑雲一樣令人看不見前路,或許黑雲後面是白天,是美麗的新開始、或是無限的機會和成功,但若我們不勇往直前衝破黑雲,我們是永遠看不到新的可能的。要衝破黑雲,不再被它影響,我們首先要得接受它的存在,重新審視這個感覺,它是怎樣形成的?是甚麼令它形成?這些事件令你有何想法和感受?而你真正想得到的是甚麼?帶著這個恐懼對你想要得到的東西有用處嗎?早前來港宣揚正面能量,天生便沒有四肢的Nick Vujicici告訴我們:天生殘障並不能阻撓我們成功,恐懼才是最大的殘障。

二人世界


愛的記憶

為《大日子》撰文是我的榮幸,多年來在心理學和催眠治療個案中,處理不少關於愛情、婚姻關係中的問題,作為一個催眠治療師,這些將會是我對維繫這個「二人世界」、面對感情十字路口的一些分享。 這個專欄有一個目的,如果真的有的話,我希望透過這些文章,打開大家對親密關係的思考,容許自己踏出一步,在字行間裡頭,開始深思自己和身邊那一位,或者是曾經的一位的關係,窺探一下究竟這個「二人世界」是一個怎樣的世界。

「大日子」總是予人幸福快樂,公主終於找到跟她長相斯守的白馬王子的感覺;「大日子」也是人生大事,而這一大事是美麗的,浪漫的,也是許多即使事業成功,能獨當一面的職業女性所夢寐以求的。即使是早已決定「梳起」的單身貴族,每每看到身邊女朋友步入教堂,不免也會暗自神傷一番,有些甚至從此決意不參加別人婚宴。正當苦思專欄內容之際,看到友人寄來有關香港離婚數字的電郵(每兩對新人就有一對離婚,06年離婚人數為17,400多宗,比25年前增加8倍),同一時間,又收到多年知己的婚禮請帖(每年平均有50,000對新人),心裡一時淒美無奈交雜。經過許多治療個案,令我親眼目睹親密關係中的各種角力、雙方感情像潮水般,一時驚濤駭浪,一時風平浪靜,水底卻是一股不可預計的張力在掀動著。
和Y小姐有緣相識,由於她向我訴說了多年來的鬱結。廿來歲,個子矮小和瘦削的她,束一頭長直髮。她的雙眼,散發著很深的怨恨和偏執,似乎要急不及待訴說許多過往的創傷。說不到兩句,眼淚已忍不住流出來了。

「我不能再容忍下去了!你知嗎?我和媽媽自小就生活在驚惶沒有安全感之中。我爸爸是個打女人的男人。他性格固執剛烈,不務正業,只愛賭錢。女人對他而言,不過是洩慾工具罷了。」

從童年的傷口中學習愛

很多年以前,我已經想出走,想離開這個家,但當時年紀小,沒有經濟能力,只好繼續忍受。每天見著父母爭吵,粗言相罵不在話下,有時,爸更大打出手。我媽個子不高,力量不夠,往往被爸打至口腫臉腫。當他賭輸了錢,心情壞透,便找媽來出氣,連我也不例外。」邊說著,她的淚已失控地治療著那很深的傷口。看見身心抽搐著的她,心裡實在不忍。

「爸還要脅著說:『你這沒用的女人,有膽便走吧!看你走不到多遠便要找個男人哩!』我真不明白,媽為何不乾脆離開他?我嘗試過勸她一起出走,但媽總是捨不得這個男人!現在我長大了,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,以為可以離開這個家,媽就在這個時候患上了抑鬱症。她常常獨自哭泣,自怨自艾。現在,到媽媽常罵我不回家,丟下她不理。她說無論如何,我也不能丟下她不理。她開始愈來愈神經質了!常常失控地問我是不是要嫁人了,不理她了!她連我結交男朋友的權利也剝奪了!他們現在只懂向我要錢…我恨他們!我恨我自己!為何我會生在這個家?我想死掉算了!是他們令我失去所有!連男朋友也交不成,難道我一生就是要如此過下去嗎?」

在她的眼裡,沒有愛,只有恨。還有那流不完的淚水。是誰令她如此?是甚麼令她活在如斯痛苦之中?她說她沒有選擇。然而,在她身上,我看到她媽媽的影子。一個自怨自憐的人,永遠感受不到愛,因為她早就以為自己不可能被愛。她認為別人對不起她;這個世界敵視著她;甚至連存在也要至她於死地!她那股恨、那股無望的力量,已足夠令她餘生也活在痛苦之中。

與其怨恨,不如嘗試從中學習。或許,這是她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—學習愛。
有這樣的一個家庭,似乎沒有出路。換個角度,她父親的行為,究竟如何令她明白一個人竟可如此傷害另一個人?在這樣的環境成長,是要激發那種自救自愛的能量。是她被傷害了,還是她選擇被傷害?

沒有人能傷害我們,除非得到我們的允許。這是真的!是誰令你痛?是別人嗎?還是自己?成長中不免痛苦,我明白這感覺一點也不好受。不要緊!只要記著,在這些人當中,你學到些甚麼?面對怨恨和傷害,何不選擇自愛離開?是怕別人,還是怕自己沒有能力?怕離不開,還是怕追尋愛所帶來的不安?是沒有選擇?還是沒有勇氣?成長的路,可以很孤獨和痛苦的。但你知道嗎?這正是你必須面對的。

動機和專注力﹣刊登於Headline Jobs



新一年開始,所謂「一年之計在於春」,是時候為自己事業定個方向。常說要為人生事業定下目標,但究竟目標有何作用?為何我們要訂立目標呢?有很多人訂的目標太高,有如妄想,自己也就沒有動力去完成;有些目標太低,根本不用甚麼氣力已達到的,沒有挑戰性,也失了訂立目標的原意。有人更說根本不用訂目標,因為世事往往難以估計,倘若達不到豈不是令人更沒有動力?倒不如隨遇而安,或只乾脆訂個概括的方向。凡事不過份執著,能隨遇而安是好事,但因為怕失敗而不訂目標,似乎有點像天文台為怕錯誤而乾脆不作天氣預告。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」,儘管有機會失準但因為訂了明確目標而有了方向和動力,也是成功的不二法門。須知,世上有三種人:一是天真的,認為世界總是美好的,把所有都看得太簡單;二是消極的,認為世界太多黑暗和失敗,於是決定放棄;三是成功積極的,明白世上儘管有困難和挑戰,但有信心凡事總有方法。

好了,這裡想分享目標的結構和在心理上所產生的作用。一個有訂下目標和一個沒有訂下目標的人,在成功路上的分別是怎樣的呢?從前,有一個專業的渡海泳選手,要挑戰英倫海峽,由英國游泳到法國。經過多月來的訓練和體能鍛鍊,她對自己信心十足。在過程中,她經歷她一生中從來沒有試過的艱辛、體力透支,她要在大海裡日以繼黑夜地游,直至游到法國。在大海中抵受著冷冰的海水、日間的陽光和晚間的寒冷、缺乏睡眠食物的情況下,她游了好幾天,也忘了已經游了幾天,直至她筋疲力盡。忽然,海面上飄來一陣大霧,把前面視綫都給阻擋著了,她甚麼也看不見,只知道要向前繼續游。在一片迷霧下,她游了很久很久,還看不見任何東西,霧實在太大了。就在這一刻,她的意志力到了極低點,加上疲憊的身軀,她終於捱不住了,她兩手一垂,就被大浪捲下去了。旁邊的救護船立即上前把她救起。被救起來後,才是她一生最難受的時刻,因為,她上船後,大霧開始退去,她才驚見原來法國海岸就在她不足十分鐘的距離!由於看不見目標,她只差十分鐘就能上岸,就只差那十分鐘。

沒有明確目標,就像在大海裡遇著迷霧,沒有方向也缺乏動力。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一個指南針,把行動的動機清晰化,把集中力和專注力投放到該投放的地方。有一句NLP的名言是這樣的:動機主宰專注力,而能量就是跟隨專注力而來的(Energy flows where attention goes as determined by Intention)。

吸一口沒有煙的空氣: You Can Live Without Cigarettes


很多吸煙的朋友告訴我,他們明知吸煙對健康有影響,曾嘗試過很多方法也戒不掉,以下是一些戒煙失敗的原因:

認為自己已上癮
其實絕大部份的吸煙習慣並不界定為臨床上旳上癮,它只屬於一種習慣,即一般
稱的「心癮」的慣性行為,是可以安全而永久地停止的。

吸煙幫助放鬆
很多煙民覺得吸煙能有助放鬆,原因是於吸煙初期,腦下垂體會分泌腦內啡,
又名「安多芬」的自然愉悅激素,但當身體對尼古丁習已為常,吸煙不但不會令人放鬆,還會變得緊張。

沒有即時回報
每一種習慣,之所以成為我們的習慣,某程度上是由於它能帶給我們正面回報(Secondary Gain),或許只是一種放鬆的感覺、抑或是感覺更有自信等。因為我們是不會長期繼續做一些對自己無益的事,而對吸煙者而言,香煙在感受上給予的即時滿足感,遠遠超出了長遠健康的考慮。

你根本不想戒煙
決定戒煙必需是個人意願,若只是為滿足家人朋友,或醫生的要求,而不是真正看到對自己的好處,並未能有效推動自己。

一些關於吸煙的真相:
*一支香煙含有超過4,500種有毒致癌物質,除尼古丁外,還有硫化氫、甲醇、一氣化碳...
*早於1761年,英國醫生John Hill已證實吸煙和癌症有直接關係。
*長期吸煙者早逝的機會比一般人早百分之20。
*每支香煙縮短壽命14分鐘。
*男性吸煙者精子數量平均較非吸煙者少22%。
*女吸煙者同時使用口服避孕丸與非吸煙者比較,將提高冠心病、中風及其他心血管疾病之患病率10倍。

催眠戒煙的效用

催眠戒除習慣是極有效而又無副作用的治療方法,其醫療效用亦早於1958年得到英國醫學會承認,我們提供的戒煙療程亦得到英國專業催眠及心理治療協會(APHP)認可,於1998年獲臨床卓越獎項。

事實上,催眠戒煙比使用其他方法更有效,由於催眠過程中我們直接與潛意識溝通,了解吸煙的真正心因,令整個戒煙過程既輕鬆又自然,無須藥物或化學物,也可以輕易擁有健康精采人生!

成功使用催眠戒煙者於三個月內跟進調查結果顯示:(成功者即戒煙後一年內沒有吸煙)

3個月內再吸煙者只有10%
3-6個月- 15%
6-9個月- 0%
9個月至1年內- 15%
一年至兩年內- 0%

催眠戒煙需時多久?

一般一次療程約需2.5- 3小時

我需要準備甚麼嗎?
只要放鬆心情即可!催眠狀態是個既放鬆又自然的狀態,但催眠並不是魔法,成功與否在乎您和治療師的緊密合作,和您對自己的正面承諾。從此,您的人生將不一樣!祝您成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