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September 10, 2014

「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;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。」

「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;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。」一句能深深打動自己的說話。


借假修真


境界、逆境現前,就能試出我們修行功夫如何。

平日打坐、念佛、參加法會,身心很快進入安靜平和的狀態,若那刻就以為自己修得很好,就大錯特錯了。修學佛法,是要把學到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上,行住坐臥把佛法實踐出來,我們才稱得上抓得住重點。佛堂就像課室,但真正測試到一個人是否合格,是在課室外的。我們都是打坐時很攝心,但家人一句難聽的說話,我們就生氣;念佛時很用心,好像能放下一切似的,事業上出現一些不如預期的境況,就立即討價還價,不是聲聲阿彌陀佛,而是聲聲怨天尤人;參加法會時好像一心不亂,但一離開道場,電話一響聽到家裡發生了點事,立即又起計較心,怪這個怪那個。有些人方法用得不錯,一般生活上的物欲、境界他都能隨順因緣,平日也是一個樂善好施的人,但當一些事發生了,他突然好像變了另一個人似的,情緒像火山一樣爆發,把身邊的人嚇到,連他自己也估不到,平日「一世英明」,怎會被這事情壞了自己的修行,那時才發現自己的「弱點」。有些人自己最在乎的,不是名利權位,而是一些別人看來微不足度的東西。不在乎金錢事業這些「世俗」東西,卻在乎那個道場好、那個法師怎樣怎樣、做義工時不滿這個不滿那個…其實真正的道場就在日常生活。當不如期望的境況出現時,即生起煩惱、情緒,甚至發脾氣,抱怨別人,這顯示功苦沒有用得上。這時我們要反省、繼續虛心學習改善。改善自己的惡習、思想,借助外境逆緣幫助自己修行。要把境界看成課功、訓練,利用境界及與人的互動,鍛鍊自己的心力,這就是借假修真,做到心不為境所轉,記著執就是著魔,世界都是looks real but not true...